在華人世界的教育中,我們習慣填鴨式教育,老師說什麼我們就學什麼。導致出社會後,若沒正確的引導,常常會一片迷茫、不知道該要學什麼才會對職涯有幫助。
認真上進與有自學能力的人,會開始尋找各種資料進修。像是一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、不會的講座,就想去報名或學習。
過往的我也是如此,但在經歷創業一年,又回到職場工作後,我發現幾個更有效的學習技巧,也透過這樣的學習技巧訓練,逐漸往年收兩百萬以上邁進(雖也才兩百萬QQ)。
希望透過這篇文章,幫助不清楚學習方法有哪些,並「很常參加講座」、「很常看書」、「很常與人學習」,但薪水「卻沒正向成長」的朋友們思考!
正文前的注意事項
以下這篇學習方法與策略,是針對「想認真學好」 並「有所成效」的學習所寫的,若只是列為「興趣」、或「讓自己放鬆」的娛樂,並不適合使用這種方式學習。
設定目標:先設目標再學習
當想認真學好一個技能時,可以先設定一個目標。不是說要考到一百分、或達到職業等級,但要讓自己「至少完成一個目標」。像如果想要認真學打鼓,就可以要求在「某個期限」內「完整伴奏出幾首歌」。
人很容易對自己過於寬容,但「不設出期限」與「不要求自己」,就很容易在原地打轉許久,進而在學習上逐漸喪失鬥志與熱枕。
若不懂得如何在該領域進行目標設定,那我們可以進入學習技巧方法的第二點:「與頂尖人才交流」
資訊吸收:泡在那個環境裡
從六年前開始,當我在研究某個領域時,會在臉書上追蹤每位該領域的專家與該領域最熱門的粉絲專頁,讓自己幾乎 24 小時的泡在那個環境中。
這方法來自台大時老師的建議。當時為了學日文,老師建議我們每天去聽 NHK、思考時也盡量用日文來做自我對答,讓自己徹底地沈浸在日文的環境裡面。
所以我在研究字型時,臉書專頁上面全是關於設計、字型、建築等的資訊;研究科技趨勢的時候,臉書上都是硬塞、科技新報、知名科技權威;研究國際局勢時,是地球圖輯隊、NHK、BBC等等;研究爵士樂時,每天則是各知名音樂人的分享還有美、日的知名音樂論壇及樂譜。
資訊確認:閱讀資料後與頂尖人才交流
為什麼要先閱讀資料呢?
因為若你直接找該產業最頂尖的人交流,結果卻問一堆 Google 搜尋到的問題,別人只會想盡快喝完那杯飲料閃人。
因此,在進入第二階段「與頂尖人才交流」前,可以先思考幾個問題並 Google 相關答案:
- 「誰是這領域最頂尖的代表」
- 「為什麼我想學這個」
- 「我認為的好是什麼標準」
- 「若要達到我心中的好,我目前覺得我還要學什麼」。
透過思考以上的問題,並搜尋相關關鍵字,我們就可以開始尋找相關領域的頂尖人物吃飯聊天了!
與頂尖人才交流
這對很多內向者或許很可怕,但與人學習「他們的經驗」和「他們認為該學的事」,會幫助你在學習的道路上少走很多彎路。
我過往的方式,是直接在許多「職涯」或「學習」的社團,找到該社團內最常討論該議題(如人力資源控管)的人,私訊她後,並詢問是否能請他吃一頓飯,跟他學習相關領域知識。
與最頂尖的專家們交流,用自己有限的知識與時間去跟他們學習,把所有不懂的字彙紀錄下來,當天立刻把他們搞懂。
知識輸出:提供產出與反饋
不論是閱讀完進修領域的書籍、跟該領域的代表聊完、甚至是上完一個該領域的講座。要做的就是「立刻記錄下來」剛剛聽到了什麼與感想。不論是發一篇臉書貼文、寫成部落格、或單純放在自己的筆記中,輸出成日後可以回顧的文字是非常重要的事情。
若是跟人聊完,而且你很有收穫,我會建議直接把交流記錄成幾個概要後「傳給對方」,附上「今天非常感謝與您交流,這是我剛剛紀錄的重點,也請您確認是否有所漏失」等的話語,對方一定對你印象深刻。
延伸閱讀:30分鐘寫完1000字文章的「寫文章」技巧公開!幫助你流量爆衝!
有所行動:反思、作出行動與改變
很多人輸入完就很容易停住,就像新得到知識很開心,但就只是成為一個知識。下一步該做的,應該是思考「如何跟工作或生活上有所結合」,並且「作出行動與改變」。
如果知識只是在腦海中,那對於我們實際上並沒有太大幫助。透過學習並且實踐,這個知識才會對我們產生影響,也才可以印證對方說的究竟是否是對的,或是中間少了哪些細節。從「知道」到「做到」中間還是有著很長的道路。
分別雜音:練習不要過度學習
不能「立刻」幫到職場或個人目標成長的「都是雜音」。雖然學到新知識對人而言都會感到興奮,但若對「現在」的自己沒什麼幫助(如剛進入職場卻在學跨國企業管理術),這其實都是「雜音」。
不是說不要碰這些資訊,而是應把能幫自己「立刻」有所成長的項目「放在前面學習」,例如工作更快速的方法(快捷鍵使用、Excel 的進階用法)等。
總結:即刻停止無效努力
努力是最基本的一件事,每個想在職場上突破的人都很努力。但我們的努力是否可以轉換成報酬,就是另外一件事了。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被取代,但是要取代你「要多久」、「要幾個人」,這就會是很關鍵的事情。雷軍曾說「不要以戰術上的勤奮,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」,祝福大家都能夠聰明努力。
延伸閱讀
別輸在只知道努力:任職三星、LINE、阿里巴巴頂尖公司,90後外商副總教你打破年薪天花板